筆者在與大公司對抗的過程中,見識過太多無奈的投資者,無辜的員工和無助的家屬。昨天我陪同一位客戶到某公司辦手續,她因為個人不幸的因素,生前契約有幾期沒辦法繳,現在申請復效,結果每一張要補繳並加罰數萬元的費用(類似違約金)。我心裏很納悶,這筆費用是怎麼算出來的,這個出品生前契約的公司,有這筆損失嗎? 為什該公司可以這樣賺錢??? 投資客已經夠倒楣了,生活發生問題,契約沒辦法繳下去,停了幾期,而每張復效還要被罰幾萬元,,這幾萬元是怎麼算出來的,我心中充滿著問號。 就像我曾經陪同朋友去和房貸的銀行談判,不合理的利息計算,砍它一半,都還可以成交。可是,這筆復效的錢是一毛不能少,非繳不可,如果她不繳,那契約失效,以前繳的一張數萬,五張共幾十萬就放水流了,我心裏一直很納悶,該公司還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嘴臉---是給你們方便啦。只好陪著朋友補了這五張契約共十幾萬的 "違約金",這違約金是根據什麼,是大公司的內規嗎,它的內規又不是法律,憑什麼來規定大家要補繳,不然就失效----而早期契約根本沒信託,想退也沒得退。朋友補了一大堆錢,無奈下,也只能把它賤賣了,一來一往,虧了不少呀,如果不補錢,契約失效,那已繳的就全沒了。
在面對不合理的種種作法,個人是很難與其作對的,每個人在聽業務行銷產品的時候,很少人會想得到這麼細微的事情,也沒人會告訴你真實的事,這就是朋友必須要提醒您的。也幾乎沒有人會把契約密密麻麻的陷阱一條 一條看完,所以我常主張費用後付,這才是王道。